文化传媒学院,成立于2018年4月,其前身为学校的公共课部(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与健康、高等数学、马院统在公共课部,另有文秘、英语2个专科专业),2018年学校成功申报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招生后,公共课部(体育与健康、高等数学、马院)与文化传媒学院合并管理,2020年高等数学划归信息工程学院,体育与健康、马院独立。自此,文化传媒学院才算真正独立。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文化产业管理2个本科专业,有大学语文、中文、文化产业管理3个教研室。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1045人(2020级363人、2021级256人、2022级260人、2023级166;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364人(2020年招生64人、2021级119人、2022级97人、2023级87人),全院共有在校本科生1412人。

学院共有教师87人,其中辅导员7人,行政管理人员6人,教师74,专任教师中自有教师40人、外聘教师34人,折合教师数68人生师比为20.7:11412/68=20.7:1)。专任教师教授11人、副教授24人、讲师17人,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4.9%;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43,具有研博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75.6% 学院还聘请了著名作家于清明、知名教授禹建湘、地方文化研究专家曾世平、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杜美霜、石柳等5位客座教授。在现有教师中,有“双师双能型”教师 9人,占比11.6%,有5人来自报社、出版社、电视台,占教师总数的6.4%,有普通话测试员3人。形成了以学科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学术骨干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1.教学条件:拥有良好的实践实训条件,有省级“湘西北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市级“阳明文化研究中心”和校级“城乡文化研究中心”、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建立了满足专业实习内容的基本要求、实习学生学习生活基本条件的桃花源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常德诗墙博物馆、常德电视台、常德日报社、鼎城融媒中心、常德市二中、常德市六中、临澧县丁玲学校、桃源县文昌中学、湖南云中君茶业有限公司、常德沅垚陶瓷制造有限公司常德湘北神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1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了汉字书写实训室多功能语言实训室采编摄影实训室秘书实务实训教师技能实训室智慧沙盘实训室文化创意实训室9种12间校内实训室,建筑面积1364㎡,教学仪器设备1113台套,总价值469万元。拥有与专业相关的各类图书资料23万余册,并建有本专业120㎡的图书资料室,藏有专业图书资料、教材样书、工具书、考试辅导资料、专业期刊等1.56万册,能满足本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要。

2.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导向,贯彻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学术兴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科研并重、管理服务一体的管理理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培养思想品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应用技能熟练、创新意识较强、身体心理健康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搞好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依据部颁标准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修订了5次,召开了4次校内专家论证会,2次校外专家论证会。在2019年专家论证会的基础上,2021年6月24日,我院又召开了一次专家论证会,邀请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禹建湘,湖南文理学院教授、湖南隆飞影视文化公司董事长周星林,湖南文理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周勇,常德市文产办主任曾繁星,常德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华智动漫董事长熊文华,常德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原会长、致知科技公司董事长毛健军,北京《中国故事》杂志社执行社长、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剑英,常德湘北神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友波,常德市教育局师范科科长周国辉,常德市二中党委书记朱年生等10位来自各大文化企业和社会文化界、教育界“名流”,针对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了一次深入的“问诊”,并当场开出“处方”。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十四五”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基础写作”课程被列为2019年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被列为校级一流课程。

3.以规章制度与质量监控为抓手,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2018年招生以来,院班子成员一以贯之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做到了院党政联席会议必研究教学工作,并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一是领导重视,率先垂范。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学院明确了党总支书记、院长为第一责任人,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及院长助理均要深入教学一线、深入专业、深入课堂,检查指导本科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学院负责人全天候深入课堂,检查开门第一课和第一天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态,要求教师拿出最好的状态,向学生呈现最优的课堂。院长、副院长每期听课20节以上。二是健全制度,动态监测,及时反馈。学院根据学校出台的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各项实施细则,学院每个学期进行常规的教学检查,比如期初各教研室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要求教师写出本学期的授课计划;期中检查教师的授课进度以及作业批改情况;期检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计划,作业批改次数是否达标等等。通过每个阶段的检查,对教师的常规教学切实起到监督作用,保证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三是教研活动经常,学生满意度高。各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磨课、评课。通过各环节的监控,以及教师们自己不懈的努力,全院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好评,学生对专教师的教学满意率达90以上 

4.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制订有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推行青年教师“一帮一”导师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老教授上示范课、中年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以及经验交流与研讨,督促激励教师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内校外教学技能培训、讲课比赛和教学观摩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近五年来,我院教师参加学校的课堂教学竞赛均取得较好成绩:2019年,凌英、归萌老师获二等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凌英老师参加2019年湖南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获三等奖。2020年上半年,李兰老师获一等奖,宋乐秀老师获二等奖;2020年下半年,曹翠芳老师获一等奖、宋乐秀老师获二等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2021年,李昕宇、尚子轩在学校举办的PPT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2023年上学期,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沈倩团队获学校一等奖。

5.学院重视教育科研,着力反哺课堂教学。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近几年来,我们把科研作为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采取一对一帮扶、组建科研团队等方式大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举办了5场由李兰博士、刘鸿昌博士、刘中顼教授主讲的科研讲座,从如何树立科研意识、如何明确科研方向、如何做好科研规划、如何提升科研能力等方面现身说法。据不完全统计,全院教师课题立项25个,发表或获奖的科研论文56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初步树立了“没有科研做基础,教学将失去光彩”的意识。

6.学院注重文化建设,致力于研究、推介、服务地方文化。在学院文化建设上,力求一切活动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展开,始终牢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宗旨,确立了“忌慢如仇,立竿见影”的院风、“教有用知识,传应用本领”的教风和“夯实知识基础,苦练应用本领”的学风。同时加强文化传媒学院精神的宣传教育,努力构建全师生普遍接受、高度认同、自觉遵从的学院精神,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凝心聚力。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挖掘和宣传一批师德师风高尚、立足岗位奉献的教师团队和个人,塑造符合文化传媒学院精神要求的师生典型形象。 

在致力于研究、推介、服务地方文化方面,我院成立了梁颂成团队梁颂成团队注重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和联系,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常德的善德文化、阳明文化以及赵必振、丁玲、林伯渠等红色文化,主动调研地方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建设现状。2021年,梁颂成团队应邀为善卷文化纪念公园创作了《善卷赋》2021年12月,梁颂成教授执笔的《阳明湖板块建新河区段文化植入方案》通过。该《方案》最终确定12个文化主题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2022年,文化传媒学院与常德市鼎城区委党史研究室合作开展常德阳明文化研究,由梁颂成、罗兵红、向静、李东姝等老师参编的专著《王阳明与常德》出版发行20226月,与乡村振兴精准扶持单位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施家陂村进行了对接,面对面沟通开展乡村文化振兴指导与策划等相关工作,目前团队已进村进行了文化考察,并开展了面对面交流和了解需求。除此之外,我院按照产出导向原则产教融合鼓励、指导学生参与地方文化研究。近四年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互联网+”创新项目中,与常德本地文化相关的诸如“善德香”古法制香工艺、湘西扎染、桃花源擂茶品牌塑造、茶文化IP形象、善卷文化与常德丝弦文化、常德武陵戏、桃源刺绣文创等。通过这种深入研究,培养服务地方文化的能力。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五大功能之一。为了抓好此项工作,我院一方面结合地方文化,设置课程体系,将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产业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地方文化,关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专业技能的密切联系。如课程模块中开设的《善德文化与湖湘文化研究》,既是对常德代表性地方文化——善德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是现成的课程思政元素。一方面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2023年5月18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德丝弦、常德花鼓戏”传承基地在我院挂牌。传承基地的建设旨在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秉承“文化育人,培根铸魂”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铸魂的巨大作用。2023年6月8日下午,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义务送戏进校园,为我校师生献上大型传统花鼓戏《巧点鸳鸯》。

7.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我们根据“新文科建设宣言”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的要求,学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具有全程性、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修得一颗胸怀天下的凌云志、写得一手力透纸背的中国字、写得一手妙笔生花的好文章、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落实到全过程、全方位。把会思、会说、会写、会用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落实到全过程、全方位。会思,就是脑洞大开,有奇思妙想。会思的前提是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是胡思乱想、痴心妄想。为此,我院通过主题班会、经典诵读、辩论赛、主题征文、文艺汇演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爱学校,履行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认为,作为文化传媒学院的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专业办得好不好的试金石。2018年招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有陈皖民、欧阳芊禧等8名学生加入鼎城作协,有陈皖民彭玲娇、张家欣、高霞、蔺沐华等20名学生在文学刊物和网站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2020级学生陈皖民现为长河诗刊签约作家、阅文集团作家、西安市文化研究会诗歌研究方向会员。该生在我院学习期间,在报刊发表诗歌20多首,其中12首诗歌收录在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云兴霞蔚》中。2021年3月19日,鼎城区文联召开了我院2018级学生蔺沐华小说《月亮塘》作品研讨会。

5年来,学院122名学生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奖项22项、省级奖项35项、市级奖项65项。演讲辩论、经典诵读和汉字书写是文化传媒学院的传统活动。2019年,黄淇同学获湖南省第五届“建设伟大祖国 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演讲比赛本科组三等奖;2021年,肖雨欣湖南省第七届“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演讲比赛,获本科组二等奖。从2020年开始,我院每年选送两个以上的高水平诵读节目、多个书法作品参加湖南省高校经典诵读大赛,均取得不俗的成绩。比如2021年李清、谭全儒参加湖南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中,双双获得一等奖;推荐到教育部、国家语委,李清获大学生组一等奖,谭全儒获三等奖。2022年湖南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中,院选送的9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谭全儒获硬笔类大学组一等奖,何瑶、刘佳、刘瑶获二等奖,庞星媛获三等奖;李清、邓丽汝、周智获软笔类大学组一等奖,吴玉珊获二等奖。一等奖作品选送国家教育部复赛,周智获毛笔类大学生组二等奖,谭全儒获硬笔类大学生组三等奖。在“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院选送的作品《人民万岁》《桃花源记》获本科生与研究生组三等奖。

3年来,我院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研创项目,国家级4项、省级28项、校级18项。上交项目数量、质量一年好于一年,比如2022年学院收到立项申请书21份,经学校评审专家严格评选,推省级项目13个校级项目8个,推送省级项目占比62%。

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源于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文化传媒学院自成立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一以贯之地狠抓学风建设。学院除了严抓课堂教学外,还在大一、大二设立早晚自习,目的是促使刚进大学的学生找到刻苦学习的必要性、紧迫性。目前,从各项统计数据看,我们狠抓学风建设的成效是明显的。比如我院学生进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比例一直稳居全校第一,2022年达到91%;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达65.37%,高出全省20个百分点,高出全校10个百分点;普通话通过率87.5%,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30%以上已毕业的18级、19级学生有22人考上湘潭大学、扬州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有近200人考上中小学的在编教师,有20多人考上省市县的公务员。2018级学生陈杨雨考取湖南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因为狠抓教风、学风建设,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不断提升,2022届的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91.05%,名列全校前列;毕业生从事新闻文秘、图书出版、文化产业、中小学教育的201,就业的专业吻合度85.90%,本地就业的比例达到了67.32%

学院机构及行管人员 

党总支部书记、院长:江新军

教学副院长:徐秋林

学工副院长:杜红梅

院长助理:邓   

教务干事:姚  

团总支书记:李丽青

评估专干:聂汝晴

学工办主任:陈  

学工干事:黄佳玉

下设3个教研室: 

1.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主任 罗兵红  课程组组长  宋乐秀、高兮、刘琳

2.大学语文教研室      

主任 尹佳

3.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  

主任 郭菲菲  副主任  张牟婷

学院及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学院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行政、董事会的各项决议、决定;

2.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3.负责本单位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

4.负责开展本单位教学工作,落实教学质量监控;

5.负责本单位教师管理和培养工作,建立教学、科研团队;对本单位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做好每学期总结和年终考核;

6.负责本单位产学研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7.负责本单位党建、群团组织建设,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

8.负责本单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风建设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9.按照学校财务制度管理和使用本单位经费;

10.完成上级部门和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

 

院长岗位职责

1.全面主持学院日常的党务、行政工作,负责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2.负责学院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工作;

3.负责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4.负责学院的科研及对外交流工作;

5.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教学副院长岗位职责

1.根据学校安排,组织相关人员撰写、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验大纲等工作。

2.负责日常教学过程管理、教务和考试工作

3.负责组织协调教学实践、实习及各类实习活动,抓好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工作

4.协助院长做好本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

5.协助院长做好本学院的教研工作,参与和指导教研室进行教学研究,组织青年教师试讲、组织课堂教学示范和观摩,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6.监督检查各教研室的教材建设情况,对各任课教师上报教研室指定的教材组织专家进行审核;

7.完成校、院交办的相关临时性工作。

 

学工副院长岗位职责

1.负责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负责学院“三风建设”和到课率管理工作;

3.负责学院各类学生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

4.负责学生管理与综治、安全稳定、意识形态等工作。

5.负责学院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协助院长做好各类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

6.负责学院的奖、助学金评选工作;

7.协助院长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8.完成校、院交办的相关临时性工作。

院长助理岗位职责

1.协助院长落实学院制定的师资引进、培养计划;

2.协助院长加强本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学院师资状况,对新报专业进行认真论证,确保新开专业申报成功;

3.协助院长抓好教研、科研工作;

4.协助院长抓好实训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工作;

5.协助院长抓好学生的各类学科竞赛工作;

6.做好校、院布置的相关临时性工作。

教务秘书岗位职责

1.协助院长和教学副院长,做好日常教学运行和管理工作;

2.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协调与管理工作;

3.做好考试的组织协调与成绩管理工作;

4.负责教学档案的归档与保管工作;

5.对学院召开的相关教师例会、教学会议做好召集、会议准备及会议记录,并负责落实会议决议

6.做好全院教职工科研论文、科技成果的统计工作,建立全院科研工作档案;

7.完成校、院交办的相关临时性工作。

辅导员岗位职责

协助院长和学工副院长做好党、团、学工作;

1.做好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做好学风建设及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

3.做好学生安全稳定和学生入学教育;

4.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5.完成校、院交办的相关临时性工作。

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学生安全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特作如下规定: 

1.学生宿舍不得留宿外人。

2.学生不得在他处租房、包房、借房住宿,确需在家或亲戚家留宿者,须提供家长同意意见并经院领导同意批准报学工处备案方可。学生必须在规定的作息时间前返回宿舍,因故未返回的,须经值班人员登记后方可进入,不得攀爬门窗和夜不归宿。

3.学生个人或集体在公休日、节假日外出旅游,或以其他任何原因离开学校者,必须办理离校、返校登记手续。

4.学生宿舍不得违章用电,严禁使用电炉、热得快、电饭煲、酒精炉、煤气灶等,一经发现,予以没收。

5.不得擅自挪用、损坏消防器材或安全设施。

6.学校开学或放假,学生必须按照学校的安排,按时离校和返校,并不得在途中逗留,提高安全意识,搞好安全防范工作。

7.不得在校园穿奇装异服,不得染发。

8.不得在校园公共场所内穿背心、内裤、拖鞋和吸烟。

9.学生在校期间一律不得酗酒滋事、斗殴和聚众赌博。

10.不得扰乱课堂、食堂、图书馆、会场等公共场所秩序。

                                         

课堂秩序管理制度

为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保证课堂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1.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尊敬老师,讲礼貌,不得任意缺课、迟到、早退或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2.学生必须遵从教师的教学安排及管理。

3.学生必须爱护课堂教学设施、设备、仪器和教具,不得在教学设施、设备、仪器、教具上乱涂乱画,不得损坏公物,凡造成损坏者,必须按其损坏程度负责赔偿。

4.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学习应事先亲自办理请假手续,请假1天以内,由辅导员批准;3天以内由院长批准;一周以上,由学院提出意见,转学校学工处、教务处批准。

5.学生一学期旷课累计达10-50学时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以上处分;超过50学时者,作退学处理。

6.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达到5次者,作旷课1次处理。7.实行课堂点名制度,由任课教师点名,对缺课学生作好记载,并报学工处备案。每周公布一次,学生因故不能上课必须事先向任课教师出示有效请假条或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