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赴贵州开展“知行合一”研学实践 ——探千年苗乡瑰宝 寻文旅融合新径
为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2025年4月14日至18日,文化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2级全体学生在郭菲菲、张牟婷、卢璐璐三位老师的带领下,赴贵州省开展为期五天的专业实训。本次行程深度考察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小七孔等几大文旅地标,通过对贵州这些文化产业基地的考察,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文化资源评估、文旅项目策划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深入了解非遗活化、工业遗产保护、现代文旅创新等前沿领域,掌握实操技能,培育“以文化人、以产兴文”的专业情怀,探索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动能的有效途径。
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江千户苗寨以1468栋吊脚楼构建起“露天博物馆”。学生们穿梭于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之间,这些古老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在与当地居民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苗族服饰上的银饰、刺绣图案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寓意,从花草树木到飞禽走兽,每一幅图案都是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荔波小七孔和大七孔以其奇幻的喀斯特地貌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学生们漫步在景区内,欣赏着清澈的湖水、奇特的溶洞和壮观的瀑布,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他们还观察到当地将自然景观与生态文化相结合,推出了生态观光游、科普教育游等多种旅游产品。这让他们意识到,文化产业不仅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也可以与生态资源紧密结合,通过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价值的提升,走出一条生态与文化双赢的发展道路。
青岩古镇和镇远古镇各具韵味。青岩古镇的青石板路、古朴的店铺、传统小吃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气息;镇远古镇则以水为脉,古建筑与山水相依,展现出独特的水乡韵味。学生们深入探究这两座古镇的地方文化,发现当地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古镇的历史风貌,同时又通过挖掘特色文化元素,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文创产品。
本次贵州研学考察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们在实践培育了专业情怀,对民族文化资源向产业动能转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深化了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和实践。贵州的文化产业基地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通过对这些基地的考察,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未来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